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传承百年风范,推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务公开 > 重大决策

[重大决策

永泰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作者: 阅读数: 5113 发布时间:2016-09-11
永泰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经永泰一中第九届四次教代会审议通过)
绿染龙峰山,碧透樟溪水,翠荟鲤鱼渚,德馨一中人。永泰一中新校址坐落于永泰母亲河大樟溪南岸,东凝联奎塔之巍峨,南望弥勒山之秀美,续写龙峰山"育德""格物"之精神,坚持科学发展铸辉煌,2016年6月顺利实现了一级达标创建目标。百十载创业,百十载艰辛,四易其名,三易其址,几次跨越,浓缩了永泰基础教育的发展史,谱写了永泰基础教育的奋斗史。百年一中,栉风沐雨,击楫时代潮流,立绿色山城得一方英才以育之,桃李满园、人才辈出。进入后一级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目标,永泰一中正以纳百川之胸怀,立千仞之勇毅,昂首走向未来。
为了切实加快学校内涵式发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满足永泰广大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根据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方针,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及福州市、永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坚持"秉持绿色理念,传承校训精神,建设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一级达标整改方案,在广泛征求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永泰一中2016—2020年发展规划。本《规划》将对学校未来五年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和做出适度超前的计划,以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扎实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
一、学校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一)学校内部环境
1.学校历史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前身为美国教会创建的私立永泰格致学堂和育德女子学堂,1933年两校合并更名为永泰同仁初级中学,1950年与国立县中合并为永泰县初级中学,1956年定名为永泰县第一中学,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1978年永泰一中被认定为莆田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认定为省重点中学,1993年定级为省三级达标学校,2004年5月定级为省二级达标学校,2016年6月升格为省一级达标学校。
2.上阶段规划执行情况及学校事业发展
上阶段学校制定了“创建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省一级达标学校”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学校秉持“育德至善、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坚持"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夯实"的治校方略,全校教师践行“四个一”承诺,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道路,全面推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秋季学校顺利完成整体搬迁新校区工作,新校区占地面积101879㎡,校舍总面积59275㎡,绿地面积36310㎡,按省一级达标高中最新标准规划、设计、建设,整个校园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艺教区、休闲区的功能齐全、规划科学。新校区的建设提升学校的高品质办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在上阶段规划执行期,学校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方兴未艾,先后获得“福州市文明学校”“福建省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教育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本科上线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本一在50%以上,连续多年获得福州市人民政府“教学效益奖”的表彰奖励,2016年6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一级达标学校评估验收。
目前学校共计有49个教学班,学生2456多人,教职工19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8人,中级教师7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
3.面临问题
(1)学校发展走过了11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优秀丰富的传统和文化个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待我们认识、把握、整合、总结和提升,并抓住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趁势而上,要在传统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基础与目标之间,确立起具有时代特征、彰显学校特色的主流文化。
(2)学校教师结构性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包括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部分教职工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自觉学习进取精神不足,教学研究水平不高,争创名师、优秀教师的意识还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的改革意识,缺乏足够多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学校的管理比较传统,校内管理机制改革推进缓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待于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激励竞争机制,激发办学的活力。
(4)学校的办学规模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转化为办学效益优势从而增强在省内知名度还不够。
(5)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区人口激增,尤其是南城区“冠景天地”“山水传说”“万冠双子星”等新楼盘的交付使用,使得我校所划区域生源总量激增,且总体质量有所下降,同时学校的高中部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外部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基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与国民综合素质,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育教学必须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然存在体制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观念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不强等问题,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呼声更加迫切、强烈。
永泰县作为福建省会中心城市后花园,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绿色引领、后发赶超,建设美丽、幸福的新永泰”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永泰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大力实施科教学兴县、建设幸福美丽永泰的发展战略。永泰县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永泰人民素有重教兴学之优良传统,永泰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年蝉联三元"的科举盛况。在新形势下,永泰37万人民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关注子女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这对于永泰教育的排头兵的一中而言既提出了新的要求,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抓住每一个历史机遇,在更高层面上全面思考今后发展的方向,办永泰人民满意的一中,是一中人永远绕不开的课题,也是一中人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
二、发展总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在"育德至善、格物致知"校训精神引领下,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为中心,实施以人为本、科研兴校、课改推动、育人成才的发展思路,实施"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夯实"的治校方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带领全校教师庄重地向社会承诺并力行:"精心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保证对得起每一个家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课标精神、新一轮课改理念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思想,造就有"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智慧、健康的体魄、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心地、高贵的教养"的一代新人。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工作,把永泰一中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以“绿色教育”为理念),办学特色鲜明(以“善”文化为核心,以“育德” “格物”为两翼,),校园环境优美(校园绿化美、行为美、人文美、和谐美),师资队伍优秀(教师具备高尚的德行、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优异的业绩),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信息化),人才培养卓越(学生达到"六有":拥有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智慧、健康的体魄、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心地、高贵的教养),家长满意度高,社会认可度强,享誉八闽的基础教育名校(示范性高中)。即达到办学综合实力的四个一流: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重点工作
实行"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即坚持“一个方向”:坚持“秉持绿色理念、传承校训精神、建设特色名校”的办学方向。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初、高中协同发展,两翼齐飞;二是把永泰一中办成具有“优美环境、优秀师资、优质管理、优良质量”的省级示范高中。构筑“三大工程”:以更新教育观念为主的“思想改革和队伍建设工程”;以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实施工程”;以培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为核心的“三名工程”。落实“四大举措”:半封闭管理、开放式教学、多样化活动、立体化育人。谋求综合实力的“六项突破”:领导班子坚强、管理体制创新、教师队伍优秀、课程体系健全、素质评价科学、课堂改革高效。
三、具体目标与实施策略
(一)加强班子建设,迎接时代挑战
1.具体目标
建设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管理风格民主创新,目标愿景一致、团结协作、权责明确,有高度事业心与责任感,能发挥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的管理队伍。领导班子在年龄、学科结构上合理,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风正派、业务精良、勇于担当,拥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及管理水平,并能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具体指导工作,获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好评。
   2.实施策略
(1)狠抓理论学习
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理论、政策和法规水平。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与培养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常规任务、长期任务,同时也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学历进修的学习。要把学习作为干部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价结合起来。办公室建立干部学习档案,检查和交流读书笔记,注意总结推广学习经验。
(2)健全干部选拔制度
严格掌握干部选拔任用条件,不断改进和完善永泰一中干部考核办法,要把职前考核、任职考核、年度考核、述职考核、任期考核和平时考察相结合,努力提高识人用人水平,防止疏漏失察。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采用民主推荐与差额选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择优上岗。
(3)执行民主集中制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体领导,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建立权责明确、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由集体研究决定,防止“程序型民主”“利益型民主”“无能型民主”“代言型民主”,将领导班子的运作置于阳光下,监督民主集中制的全程执行情况。
(4)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
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党员活动日”工作,树立师德典型,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学习型先进党支部,以党建工作推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5)建立群众监督的制度
健全并认真执行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定期召开本单位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骨干、学生骨干座谈会,向他们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吸收他们参与学校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领导干部要与师生员工交朋友,及时了解群众的真实思想和对工作的意见与要求。同时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搞好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6)完善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度
完善培训制度,抓好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校级领导一律要参加校长岗位班和提高班的学习,并逐步实行中层干部上岗培训、专题培训和任期培训制度。干部培训一般通过校本培训的形式来进行。同时有计划地选送一些干部到上级培训部门接受短期培训。
(7)健全中层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中层岗位责任制和有关的工作程序及工作规范,加强各中层部门的科学管理,做到依法治校、按章办事。领导班子每个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克服工作中的忙乱现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8)落实干部谈话、提醒和诫勉制度
校领导要经常了解自己分管范围内每位中层干部的思想状况,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中层干部要经常性地深入到教师、学生中,了解学校每天各项工作情况和教师、学生的思想状况。
(9)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加大使用年轻干部工作的力度,大胆选拔德才兼备、教育教学能力较高的优秀年轻教师进入中层领导班子。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抓好学校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防止领导出现中层干部的“断层”现象,特别是要做好从中青年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校后备干部的储备工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积蓄管理能量。
(二)健全完善制度,实施精细管理
1.具体目标
构建科学、民主、务实、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实行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深层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形成“人人参与管理、处处都有管理、事事精细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
2.实施策略
(1)行政管理精细化:坚持依法治校理念,推行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掌握现代管理手段,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让精细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强学校的层级管理,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效率。
(2)教师管理精细化:进一步落实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度,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年段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进一步加大分配和奖励的改革力度,更加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实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治校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3)德育管理精细化: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作为品德教育重要内容,实行行政值日制度,学生值周制度,文明班级、宿舍评选制度,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团干部评选等系列制度,形成“学校——年段——班级——学生”的四级网络管理机制,让各项管理不留盲区、死角。
(4)教学管理精细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好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展教研集备活动,切实做到“五备五统”,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5)文化建设精细化: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平安、美丽校园,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让每个班级、每一面墙、每一个环境充满育人的气息;适时因地因校制宜地开展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平台,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体现丰硕的校园文化成果。
(三)加强德育创新,提升学生素养
1.具体目标
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有"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智慧、健康的体魄、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心地、高贵的教养"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进一步优化德育环境、强化德育队伍、完善德育制度、创新德育科研,力求形成管理科学、思想创新、队伍精良、途径广泛、渠道多样、资源优化、成果丰硕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努力打造安全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美丽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努力营造创新有序、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
2.实施策略
(1)面对我校学生实际,点面结合,探索有校本特色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善德”教育,培养助人为乐精神,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窗、晨(班)会课、年段集会、升旗仪式等多种途径,营造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网络体系。
以特色为抓手,构建"善"文化教育体系,形成崇善、行善、扬善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以学生心理辅导室为重要窗口,发挥心理咨询作用,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干预调适的新途径,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不断积累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经验和有效成果。
以法制教育为导向,让法制教育更加科学化、生动化、普及化。依托法制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法制教育,同时鼓励教师的将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法制教育。
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学校开放日为互动点,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2)强化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发挥团队的育人功能和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积极开展适合中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预设的系列活动中感悟生命、体会成长, 形成具有永泰一中特色的育人模式与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
(3)创建健康、安全、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创新传统的节日活动,保证活动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注重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发展。
在前几年的积累基础上,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再加工,围绕学校文化活动的重心,打造精品系列活动,形成"科艺节、体育节、读书节"三大经典节,并及时调整和反思,于每年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与“元旦晚会”进行成果集中展示。
(4)以德育小课题校本教研为载体,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
1.具体目标
实施以更新教育观念为主的“思想改革和队伍建设工程”,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立足于现代教育改革的前沿,紧盯高考最新动向,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该模式从学生发展规律及阶段行为特征出发,依托课堂教学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调动教师教科研与学生学习的两个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全体学生和广大教师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
2.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规范教学常规行为,提高课堂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造"自主、探究、合作、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建立保障机制。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办法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构建并实验符合新课标理念和新的评价制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引导功能。
(3)倡导校本研修。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完善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倡导学科作业优化设计,形成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备课组氛围。努力创建合作共赢的学习型教师群体。
(4)开展高中"一体化"教学管理
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高中一体化教学管理新措施,五年统筹,分段实施,注重提高综合能力,突出特点,即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求经过五年的努力达到以下目标:高中学生入学三年按时毕业率98%以上;高中会考及格率99%以上;高中会考优良率85%以上;在校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与管理,教务处要制订与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成绩考核与分析及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常规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认真实施,使学校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有效;实行学分制管理,充分应用"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进行学分认定与管理,构建学分管理平台,规范学分管理档案和学籍管理档案;做好劳动技术课、体艺课、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与管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5)进行初中分层流动教学管理
初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大力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从学生个性的差异与层次的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材施教",对初中学生采取分层流动的教学模式。在不打乱班级建制的基础上,将初中各年级部分学科进行分层流动教学,分层教学要在对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是对两极分化严重的学科进行分层教学。考虑到各学科具体的特点,初一年级原则上对英语、数学两学科作为分层教学的切入点,其他学科视情况待定。初二、初三年级则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再进行分层流动教学。
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模式目标和基本内容,探索和研究各学科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研究在分层次教学的架构下如何协调学科教学和活动课、知识教学技能、能力培养与德育及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的关系,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师资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形成多层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约束以及自我适应的能力,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6)实施反思性教学研究
实施反思性教学研究,让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学习、研究、掌握反思性教学理论,培养、强化教师的成就动机及责任感,反思教学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方向,进行研究目的、手段的分析,并撰写反思性教学研究计划,实施反思性教学研究计划进行教学,最后分析和处理材料,写出研究结论,并指导学校平时的教学工作。培养“三能一型”教师。能教:能以扎实的基本功上好课。能写:能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收获、体会写出来,每学期至少写出一篇质量水平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或设计一篇优秀的教案、课例。能讲:具有一定即席演讲才能,善于交流教改信息,能“说课”,介绍教学体会,作教研的中心发言等。一型:即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五)搭建发展平台,打造优秀师资
1.具体目标
坚持“精心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保证对得起每一个家庭”的师德训勉,通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方法创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突出,既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又胜任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2.实施策略
(1)立足工作岗位,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
教师培训工作要体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改革与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办法,明确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操作、管理程序和监管办法,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学校重视、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开展教学科研等方法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努力达到:
①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高于5%,本科学历100%。
②省级以上骨干教师超过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高于15%。
③高级教师高于30%,中级以上教师高于70%。
④教师普通话达标率高于90%,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100%取得信息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全校有95%以上的教师取得信息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力争90%以上教师能够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都能提升并拥有课程开设开发能力、课堂教学改进能力、学生学习辅导能力、教学分析诊断能力、生涯规划指导能力、项目问题研究能力。
(2)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带头人
实施以“名师工程”为特征的教师激励体制,鼓励先进,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具体任务是: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制定各类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教师发展计划,特别是实施名师工程,每一年的高考学科成绩在八县(市)第一名的教师确定为我校的“名师”,在福利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提高。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县的骨干教师的培训,把骨干教师作为我校的“名师”储备库,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
(3)形成合理梯队,在使用中培养青年教师
制定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制度,在使用中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举办以教学常规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开展各类型的说课、授课、评课活动,以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学科基础知识比赛等,提高青年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以学科为单位为青年教师遴选优秀导师,实行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加快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有必要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和“包装”。做到“培养一个,包装一个,推出一个”,帮助教师取得成功。明确青年教师成长的轨迹与目标是“一年常规入门,二年课堂过关,三年业务达标,四年教学能手,五年学校骨干,六年一方名师”,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管理素养的培养、锻炼,并在适当时机将他们选拔到学校工作的管理岗位上来。
(4)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坚持不懈地开展学习、培训、研究,做到每周一次集备集交流与学习,每两周一次教研组研讨提升,每学期一次全员培训,每学年一次交流,切切实实使每一位教师更新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大教师岗位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加强管理和考核,采用师德不合格一票否决制介入聘用、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养。
(5)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①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学校着力构建全新的网络教学体系,逐步做到把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思想、课件设计上网实现资源共享,并努力充实高质量的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上网学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积极开展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学校将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要让教师人人会使用校园网,并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引导教师去了解网络的巨大作用,自觉利用校园网。要让9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③努力构建现代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增加学习的信息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拓展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积极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④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制作精美的电子教案,全面优化课堂教学,高效轻松地进行教与学的互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⑤推进录播教室、智慧课堂的建设,积极建立丰富的电子教案库与多媒体资源库。
(6)弘扬"五种精神",树立教师的新形象
弘扬遵纪守法的法律精神、终身爱岗的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树立教师的新形象,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思想端正、甘于奉献、敬业爱岗、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教师骨干队伍。
(六)构建课程体系,形成校本特色
1.具体目标
根据国家不断提高的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现代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基础、个性倾向和选择学习需要的课程服务。对近几年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成果进行整理归纳、经验提炼和成果展示。继续强化基础型课程,研发和实施有学校特色、质量较高的拓展型、研究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对较成熟的校本课程教材出版专辑,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探索出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新途径。
2.实施策略
(1)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校长——教研室——教研组——骨干教师”四合一网络结构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网络,使新课程体系建设有组织保证,执行更加顺畅。
(2)加大设施和经费的支持,从物质层面上保证课程建设的全面推进。
(3)完善课程开发的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证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4)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永泰一中课程建设与开发,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原则,其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根据国家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精神,学校课程由八个领域与校本课程的的八个序列组成“八角楼课程”即国家课程的八个学习领域犹如百年一中的八角楼八块坚实的基石,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学校课程的八个系列亦如八角楼的八个立面,是国家课程在学校的延伸、补充,是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的展示,基石与立面共同撑起了八角楼的屋顶,这一定高度的遮风避雨的屋顶仿佛是百年一中的育人目标即培养视野开阔、勇于担当的社会栋梁之材。
永泰一中的课程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校训精神,“育德至善”是“崇善、行善、至善”的人文情怀,格物致知是“求索、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
(七)强化教科研,提升学校内涵
1.具体目标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与教科研水平,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学校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科研格局,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促进研究成果的高产与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注重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教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打造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形成“人人有课题,科科有主题,年年有提高,时时有创新”良好教科研新局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实施策略
(1)明确教科研工作职责,加强对教育科研的领导。完善教科研工作管理机构建设和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为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制度上的准备。
(2)学校把教育科研放在“年度工作计划”的突出位置,领导好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加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工作实效。积极创造条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学校对教师进行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动态;指导教研组推进教学课题教学的探讨和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横向联系,与其他兄弟学校共同开展调研工作,广泛交流信息,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5)深入课题组指导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水平,努力使课题的研究切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新课改的需要;对已经申报的课题,指导有关课题组争取按时结题;同时指导教师有选择地争取申报新的课题。
(6)组建自主性学习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团队,外出学习取经、聘请专家引导,大胆尝试,力争"自主性学习"研究尽快出成果。
(7)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网络。形成“学校——教研室——教研组——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网络,密切教育科研、教研、教学工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8)强化校本培训,实行研训一体化,建设一支校本培训骨干队伍,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
(9)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实施步骤与阶段推进目标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整个阶段推进目标从2016年秋季全面起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
1.召开校长办公会、行政会及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学校发展的总体架构、设想,以制订规划为契机, 设定教师共同愿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上水平、上效益、上档次、上台阶。
2.将落实省教育厅反馈的《永泰一中一级达标整改方案》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制订省一级达标整改清单,列出整改问题并确定具体责任人与整改时限,提出整改对策,寻找解决办法。
3.成立规划制定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规划,制订实施方案。
4.形成团结协作、全员参与,广泛征集教职工意见,达成共识,在教代会审议通过。
5.在完善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支持,为规划的实施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20年8月):
强化内部管理,按规划开展工作,制订分段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
1、硬件建设:
(1)确保永泰一中艺术馆于2017年底整体竣工验收并加快馆内装修布置。
(2)对田径场天然草坪进行改造,力争于2017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3)配全配齐信息化、现化学校发展的设施设备,如录播室等,满足学校品质提升的需要。
2、软件建设:
(1)申报创建福建省第一届文明校园。
(2)根据一级达标高中整改方案要求,全面落实整改工作意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改进、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品质,为创建示范性高中夯实基础。
第三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总结规划实施情况,为学校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条件,指明方向。
五、保障措施
五年规划的实现,需要学校科学统筹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全员动员,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将首先组织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年段、教研组长进行深入学习,切实把握规划精髓以及具体要求;其次,召开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等,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充分、深入的动员与宣传,提出学校发展目标、共同愿景,同时深入解读规划,让教师明确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对于教师个人成长的意义,从而为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根据规划建设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强化倒逼机制,以时间倒逼进度,以责任倒逼落实,形成由学校一把手主管、副校长主抓、部门负责人具体推进实施,全体教师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同时细化分工、明确权责,将工作的推进情况纳入年度及个人的目标考核,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强力组织推进。
(三)队伍保障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因素,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师德建设、岗位培训、技能提升、教育科研、外出学习、校本研修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学业绩,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四)办学保障
坚持"规范、人文、超越"的理念,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校园环境,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推进“软件”提升大跨越,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建设与特色发展,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德育示范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结合校安工程建设,争取资金的及时到位,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设施设备更新。
二要积极向社会争取资金。加强与校友、乡贤的联系、沟通,取得共识,聚力发展、聚沙成塔。
三要要统筹学校的资金,科学安排,保证质量优先、品质优先、发展优先,加快学校品位的提升。
                                                           永泰一中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