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传承百年风范,推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务公开 > 重大决策

[重大决策

永泰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09—2013年)

作者:办公室 阅读数: 4008 发布时间:2013-10-16

永泰一中五年发展规划

2009—2013年)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按照“坚持教育优先、落实育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推进改革创新”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面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把握海西建设发展重大机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二、工作目标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该更充分地认识到知识,特别是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将知识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提高到更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社会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给我校规划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前提,我校确立以下工作目标:

1.强化管理:用制度管人,让数字说话。各管理部门进一步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评价管理制度。

2.优化环境:致力于建设文化大校,突出永泰绿色文化、状元文化、民俗文化与一中校园文化的整合交融。

3.进一步加强德育建设,努力拓展德育建设的新途径,为创建市级文明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创建省一级达标校而不懈奋斗 。

5.努力创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乐趣,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

6.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精心打造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敢于担当、能打硬战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措施

学校以创建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省一级达标学校为目标,实现内涵式和整体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既定的发展理念,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从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学校德育、课程开发、教学工作、教育科研、教师队伍等七个方面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推进。

(一) 学校管理体制建设

1.发展目标:构建科学、民主、务实、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技术电子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方式民主化。

2.实施策略: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学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机制,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

2)真正落实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年段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

3)进一步加大分配和奖励的改革力度,更加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实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治校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5)加强学校的层级管理,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提高管理系统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效率。

6)加强学习,掌握现代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发展目标:在校园布局结构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学校要致力于建设文化大校。着力打造根植于永泰本土的状元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传承百年老校传统风范,紧扣时代脉搏的永泰一中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校园文化处处体现人文性、育人性,多层次地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利用校本文化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浓厚和谐的环境中怡情、谐趣、增知、成长。

2.实施策略

1)充分发挥学校百年办学历程所积淀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加强校史教育、校风、校训教育。将校史挖掘为教育的素材,每年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利用筹备110周年校庆之机,编辑校庆专刊,布置校史展馆,用校史营造氛围感化教育学生,发挥优良的学校传统文化对师生的激励和教育作用。

2)在原有的校园布局的基础上,建设高品位的校园环境。落实检查评比制度,创建“洁、齐、美”的环境,常年保持校园整洁,抓好人文景观、草坪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美化绿化;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强化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公寓文化、壁廊文化,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建设报刊文化,办好校报、团报、校园广播站、及时反映校园生活,以高雅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通过每年一度的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晚会以及校团委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排球比赛、篮球比赛、校园厨艺大赛、摄影比赛、书法、美术、手抄报制作、文学创作、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欣赏、话剧表演等,愉悦学生身心,营造文化氛围,形成一中特色文化。

4)用校训营造氛围育人。“育德至善,格物致知”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经验、办学传统、办学精神的高度提炼,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首选教材。

5)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形成“博识博爱,惟善惟新”的良好教风。

(三)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

1.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责任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现代社会合格公民。

1)具有爱国心、正义感、乐于服务社会、尊重与欣赏他人,成为有正确世界观、负责守法的社会公民。

2)能了解自我,独立思考,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知行合一。

2.实施策略:

立足于学校德育的现状和现代德育的要求,为努力实现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构建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将致力实施德育工作的“三四五六工程”。其基本内涵是:

1)在德育理念上达成三点共识,即:①全员育人。全校师生员工都是德育的工作者,坚持做到全员参与,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局面。②全程育人。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③自主教育。树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境地。

2)在德育内容上强化四项教育。即强化以为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合作相容为现代德育的道德教育;强化以行为规范训练为载体的文明养成教育;强化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为基础的民主法制教育;强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3)在德育途径上拓展“五条渠道”。一是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寓德育于主题明确、内容层次鲜明、形式丰富新颖、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中;三是寓德育于行为规范管理之中;四是寓德育于师表作用之中;五是寓德育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

4)在德育基础工作上加强“六项建设”。一是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加强德育制度建设;五是加强德育科研建设;六是加强校内外德育协调的组织建设。

(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结构和体系决定人才规格与质量。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结构与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一流学校的必备条件。

1.发展目标: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质量完成实践性课程的前提下,加强拓展性课程,尤其是研究型课程的建设力度,构建起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2.实施策略:

1)加强领导,不仅从思想认识上,更要从实际行动上重视课程建设,使新课程体系建设有组织保证。

2)加大设施和经费的支持,从物质层面上保证课程建设的全面推进。

3)完善课程开发的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证课程建设的有效实施。

4)在基础性课程实施方面,侧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整合、知与行的整合。

5)在拓展性课程建设方面,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两门拓展课的能力。通过努力,实现80%的选修课程的开设目标,基本满足学生对“菜单式”课程和自主式课程选择的需要,充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的潜能选择相应的课程去主动发展自己,构成学校课程文化的风景线。

(五)学校教学工作建设

1.发展目标:努力创设适应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兴趣。

1)在教学工作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情绪和情绪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取向。

3)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趋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

2.实施策略:

1)科学规范地实施国家课程。①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②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施水平。③扎实开展优秀教研组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规范上好每一堂课。

2)坚持教学工作的“一学、两研究、三坚持”制度。①一学:学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技术;②两研究: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法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③三坚持: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坚持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坚持教学反思。

3)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有序地开设校本课程。

4)开展教学改革,实行以研促教。

(六)学校教育科研建设

1.发展目标:人人有专题,科科有课题,年年有创新,年年有提高。学校逐步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科研格局,确保现有的国家省、市级课题能够结题并争取获奖,力争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论文或案例研究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

2.实施策略:

1)加强教育科研的引导和指导,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科研方法。

2)扎实地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深化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3)强化校本科研管理,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真正发挥出组织、研究、培养、评价、检查和服务的功能。

4)认真开展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研究过程中的管理,使已立项的省、市级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结题,并将研究成果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5)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取得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师的奖励力度。

(七)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发展目标:加速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精心打造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使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本科率达95%以上,让研究生课程进修人数,国家级教学骨干人数,省级教学骨干人数,市级教学骨干人数均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以更大的力度培养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让每年发表于CN级或市级以上教育刊物的论文或案例,各级各类竞赛的获奖者要既有数量更有质量。

2.实施策略:

1)推进师表工程,树立高尚师德。以教育行风建设为契机,开展“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展师德风采”的系列教育活动,实现教师自觉做到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为人师表,做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2)推进名师工程,构筑人才高地。开展“创名师”活动,鼓励教师争先创优,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展示名师风采,依托名教师培养名学生,打造名学校。

3)推进“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学校要依托蓝青结对等形式,促进新、老教师之间在备课、听课、评课、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锻炼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4)推进提高工程,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要继续加强校本培养,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让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骨干培训和各类业务竞赛;组织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精神,掌握课程标准,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手段。

5)建立待岗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允许教学有困难的教师申请待岗,为其配备指导老师进行业务指导,并以适当方式参与进修学习,经考核重新上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实现学校的宏伟蓝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发展,实现中长期办学目标,打造永泰一中教育品牌而努力奋斗。

 

                                               永泰一中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