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传承百年风范,推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职业良知,教师心中那抹永远的光亮

作者: 阅读数: 1150 发布时间:2020-11-11

前几天我刚去过贵州,明代有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便是贵州人,这个人叫王阳明。他有一个很精典的故事,那就是让盗贼明白了自己的良知所在。

 

      一次,一个盗贼问阳明先生:“您说人人都有良知,我这个人见人恨的盗贼,有吗?”阳明先生回答:“当然有。”盗贼说:“那让我看看我的良知在哪里。”阳明先生说:“只要照着我说的去做,你就能知道。”盗贼说:“好。”于是阳明先生让他脱掉外衣,他爽快地脱了。又让他脱掉内衣,他没有一点犹豫便脱了。当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时,阳明先生叫他“脱”。他捂着内裤,不好意思地说:“这个不能脱!”阳明先生说:“这就是你的良知,你的羞耻良知。”

 

      柏林墙存在的时候,常有东德人采用翻越柏林墙偷越到西德去。在柏林墙倒塌的最后一瞬间,最后一个东德青年人在翻越时被西德的士兵打死。

 

      柏林墙最终被推翻,东西德终于回归统一,开枪打死东德青年人的士兵被受到审判。士兵不服,为自己辩解道:“我没有罪,我只是执行长官的命令,作为一名军人,执行命令是我的天职,我别无选择。”

 

      法官给他的判词却是:“作为守墙士兵,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你可以选择无条件服从上司的命令,但更应该选择服从自己的良知;你可以选择开枪,但你不一定打得那么准,你完全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应该就是人性良知吧!

 

      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苏州有一对八十多岁的老俩口,以捡拾破烂为生。一天,老俩口外出拾荒,一个小偷破门而入。小偷看到老俩口家里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竟然掏出衣袋里仅有的三百元钱放在旧木桌上,并找来纸笔,写了一句话压上:“你家里真是太贫穷啊,拿去买一把锁换上吧!”

 

      小偷面对此情此景,不但没下手,相反自己还掏腰包。这或许就是一种道德良知!

 

      人人都有良知,高尚的人有,普通的人有,卑微的人有,自私的人有,道德败坏的人也有,就是那些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人,同样有。

 

      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它是深藏在内心深处,或许受制于私欲、诱惑,或者受外界的干扰和蒙蔽,一时泯灭,一时失去,然而适时的感化,现场的感召,氛围的感动,他的良知之光,总能闪现出来,他心中的那份美好,也总能闪耀开来。

 

      教育是富有良知的事业,谁个家里没有孩子,谁个老师不养孩子,谁个家里的孩子不上学。即将开学了,孩子们背着书包,颤巍巍地来到校园,来到老师身边,他们用陌生而充满憧憬的目光打量着校园,打量着老师,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校园会给他们带去什么样的教育生活,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老师会给他们一个怎样的人生。我们的老师对孩子的生命,虽然没有生杀大权,但是孩子生命的成长方式,他们的人生命运,他们未来的人生前程,却完全掌握在老师手中。

 

      台湾作家张晓风一天早上从窗子上看到自己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于是提笔写了一篇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在结尾她写道:“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从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我们老师不尽的信任和期望。

 

      年轻老师选择做教师,我以为最不能丢的是教育人的良知,应该时时考问自己的良知。

 

      一方面,年轻老师应该考问是否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应该把热爱放在前头。没有热爱,是不可以为师的;没有热爱,最好别选择当老师。

 

      因为对教师职业本身充满热爱,饱含热爱之情,才能把普通的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把平凡的工作视作融入生命中的命业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志业,才能忠诚于职守,虔诚于教育,全心以赴,倾情投入,爱业敬业,精业乐业,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去奉献教育,诠释教育。

 

      另一方面,年轻老师应该考问是否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了他应该成为的他那样的人。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考大学,读重本,上名校,但最起码的是不落下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人,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他那样的人,这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

 

      不落下每一个孩子,这是老师应该坚守的基本良知底线。老师们千万不要以为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落下一、两个孩子无所谓,这所落下的一、两个孩子,虽然只是我们工作对象的几十分之一、二,但对于孩子,那就是百分之百的事,一辈子的事,整个人生的事,对于孩子的家庭,那就是一代人、几代人的事。

 

      如果老师一旦懈怠职业,马虎工作,游戏人生,就应该想想那些孩子,想想他们的活泼可爱,想想他们期盼的眼神,想想他们是在生命中最需要的时候来到我们身边,过了之后不会再来了,想想他们因为我们的疏忽与失职,辜负了家长的信任,影响了他们美好的未来,想想被落下的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人心同然,自己将是什么样的心情,也许我们一下就会唤醒良知、复苏良知。

 

      同时,年轻老师还应考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真教育,是不是只有分数的教育,是不是把教育异化成只有应试的教育,是不是靠死整蛮干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

 

      当下教育的功利,社会的浮躁,全民的焦虑,让教育在反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年轻老师面对教育的乱象丛生,也许回天无力,一时难以突围困局,但我们对良知最大的坚守,那就是不盲从,不跟风,不人云亦云,不推波助澜,保持一份清醒,守护应有理性,听从内心声音,着眼自身行动,立足现实改变,让自己的那一间教师流动的不只是冰冷的分数,生硬的制度,而充盈的是温暖与快乐,弥漫的是温馨与美好,荡漾的是温情与幸福。

 

     有了这样的考问,就有了天地良心,就有了自己的职业良知。自己心中那抹永远的光亮,便会闪烁苍穹,辉映校园,照耀孩子未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