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传承百年风范,推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基于知识要点提问的五大策略

作者: 阅读数: 1843 发布时间:2019-04-09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更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学问。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完善知识结构。那么,基于知识的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起往下看看吧!





策略一



透过现象探寻规律,促进由表及里



关键词:启而不发,自主探究



教师应在规律探索处提问,启而不发,指明方向却不带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探寻事物的本质规律。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规律,不仅能加强对该知识的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例拓展:



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教师把学生编出的9句口诀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竖着写在黑板上,提问:“请大家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看,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规律而掌握新知识,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



图片


策略二



本着课堂知识延伸,实践举一反三



关键词:知识延伸,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局限于课堂知识,而是对其进行适当延伸,在延伸处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课例拓展:



在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指定边长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提问:“把这两个图形沿对角线平均分,可以得到什么图形?得到的这些图形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画线平均分,并说出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除以二即得所求面积。教师接着问:“你们能根据图中已知条件说出或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或公式吗?”通过这样的提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新问题的乐趣,另一方面,为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图片


策略三



加强知识逻辑关联,实现抽丝剥茧



关键词: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教师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等富有逻辑性的问题,形成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问题链,如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课例拓展:



在人教版英语高一年级下册模块1的Friendship单元的阅读课Anne's Best Friend,教师提出如下问题链:

(1)What is this(sign of Nazi Party)?

(2)Who is the leader of Nazi?

(3)What did Hitler do?

(4)Who are the biggest victims?

其答案串起来就可成一个局部完整的叙事:This is the sign of Nazi. Adolf Hitler is the leader of Nazi Party, who started World WarII and killed a lot of Jews. Anne is from a family of Jewish.这样根据思维活动的进展和学生智力水平,环环相扣,自然进入课文内容,同时学习生词Jewish和Jews。



图片


策略四



增强提问适切匹配,引发有效生成



关键词:适时适人,高针对性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适时、适人,即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学生的课堂反应(如学生神态),有针对性地选择回答对象。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基础好的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问题的适切性。



课例拓展:



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My friends时,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容易理解、难度不高的问题,如“How many good friends do you have?”“Who is your best friend?”学生只需要回答数字和名字即可,问题的难度较低,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树立回答问题的信心。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运用tall、strong、thin、quiet等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朋友。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self to new friends?”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语用和表达能力。



策略五



把握教学时机火候,追求水到渠成



关键词:把握“三度”,灵活变通



(1)问题难度要适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设计难易得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乐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教学效果。

(2)问题密度要适度

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节奏,既不能不问,也要避免平庸繁琐的“满堂问”。在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上多问,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在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上点到即止。

(3)问题广度要适度

教材知识点多而杂,教师提问往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在明确教学目标、深入剖析知识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进行提问,会更加简要精炼。可以适当提到与教材有关的时事热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但注意不要跑偏,要及时回到教材。